【工作坊簡介】
家庭衡鑑晤談實務主要的任務,是從家庭脈絡的角度,重新理解個案所面對的身心健康議題,最終目標是形成個案概念化與治療計畫。
工作坊將以「依戀理論」與「系統觀點」為基礎,介紹兩種圖示法的家庭衡鑑工具:家庭圖與負向互動循環圖,來進行家庭脈絡資訊的探問與資料收集,甚至可以瞭解個案所處的脈絡、家庭系統的互動模式、以及依附/依戀關係的樣貌。這兩類圖示法可說是進行家庭衡鑑實務最簡單、最基本的工具,也是採取「系統觀點實務工作者」的好用工具。
家庭圖的運用,不僅可用於個別諮商,更是在伴侶與家庭會談、協力照顧的系統工作上,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然而這類工具卻常常被實務工作者所忽略,甚為可惜。
本次課程帶領者孫頌賢博士,近年來依據建構實在論與治療性衡鑑模式(Therapeutic Assessment model)進行了一連串的心理衡鑑晤談相關研究,並發展出「互動建構式衡鑑晤談」,強調在收集資料的歷程中,也能協助個案同時覺察與看見本身的問題本質,甚至與個案共構出諮商目標,以促進個案對改變的意願與動力,進而制訂出治療計畫。
工作坊,不僅是教您如何繪製家庭圖等圖示法,也將傳授如何運用系統觀點,進行「個別諮商」中家庭與關係脈絡的探索與理解,並以依戀理論為基礎,進一步與個案共構諮商目標,形成個案概念化。
【工作坊內容】
1.互動建構式家庭衡鑑原理與步驟:衡鑑歷程也是促發改變歷程
2.家庭圖可以看見什麼?依戀理論與家庭心理學的觀點
3.家庭圖的繪製與晤談技巧:
(1)家庭圖的繪製與軟體運用
(2)運用家庭圖進行家庭衡鑑晤談:家庭圖的整合性探問、歷程性摘要、關係式問句、循環式問句、依戀關係問句、辯證式同理反映
4.負向互動循環的繪製與晤談技巧
5.促發心理健康意識:如何與個案共構問題本質與諮商目標
6.晤談示範
7.分組演練與討論
【適合對象】
●助人實務工作者: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師、學校輔導教師、社工、醫療人員、助人志工或協談員、安置機構助人專業人士等相關助人工作者
●心理專業的學習者:正在接受助人專業訓練、大學與碩博士生。
【課前建議閱讀書目】
●楊東蓉 譯(2018)。家庭評估與會談案例:家系圖實務操作必備指南。啟示。
●孫頌賢(2016)。諮商心理衡鑑的理論與實務。張老師文化。
●孫頌賢(主編)。(2025,8月)。KHTP互動建構式衡鑑晤談:動態屋樹人在諮商實務中的應用。洪葉文化。
【時間與地點】
● 時間:2025/12/13(六)、12/14(日)09:30-16:30
● 地點:鄰近臺北市捷運站
【工作坊講師】
孫頌賢 諮商心理師/伴侶與家族治療師
●現職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諮商臨床組博士
臺灣諮商心理學報主編
全芯創傷復原中心督導
城男舊事心驛站(男士成長暨家庭服務中心)督導
桃園助人性侵害行為人組督導
學術與實務專長:Attachment Research、伴侶與家族治療、諮商心理衡鑑、投射性繪畫、健康心理學、愛情與家庭心理學
●重要經歷
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主編(TSSCI等級)
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副理事長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 系主任
香港樹仁大學訪問學者
臺灣各大專院校諮商中心、各縣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各大社福機構的督導與訓練講師
●重要著作
孫頌賢(2016)。諮商心理衡鑑的理論與實務。張老師文化。
孫頌賢(主編)。(2025,8月)。KHTP互動建構式衡鑑晤談:動態屋樹人在諮商實務中的應用。洪葉文化。
以上課程/活動非屬諮商心理師全國聯合會所辦理,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絡實際辦理單位,本會僅協助各單位推廣相關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