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性別視角解讀直男行為-諮商心理師的思與行

從性別視角解讀直男行為諮商心理師的思與行

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性別平等委員會

委員 葉致芬 諮商心理師

       從2020年開始經營、2022年爆紅的臉書粉絲專頁「直男行為研究社」,在Instagram上累積24.3萬位粉絲,於Facebook上也有16萬名的追蹤者(許佳琦,2022)。所謂的「直男」,起初是來自「Straight(Man)」一詞的直接意譯,之後則透過網路的延伸,將直男行為定義成異性戀男性與女性相處時所展現的某些特定的行為。比如:自我中心、缺乏人際敏感度、以性別刻板印象解讀女性,甚至過度追求等。雖然直男行為是近年因網路才開始受到關注,但其行為樣態相信對身為諮商心理師的各位並不陌生。在筆者自身與性平行為人進行防治教育和心理諮商的過程當中,常常可以看到類似的情節或身影:以過度追求為例,即便女性已經表達拒絕,但因為要碰觸和面對自己的受挫太痛苦,所以這些男性往往會選擇隔絕自身情緒,並把注意力放在可以讓自己感受到有力量的目標上。加上文化中仍存有鼓勵男性「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性別腳本,影響男性要將勇敢放在與自我挫敗共處,而不是放在對外在的追求,仍是難如登天。

       與直男行為相關的網路討論頗多,有興趣者可自行搜尋。在此,筆者將以性別的視角解析直男行為的「What-直男行為是什麼」、「How-直男行為如何形成與被強化」,最後以「Change諮商人可以做什麼」以回應具有心理諮商專業身分的我們,可以如何運用性別敏感度將對此議題的看見及理解帶到諮商實務當中,以協助個體和社會進行改變。

What直男行為是什麼-直男行為是社會建構的產物

       蔡宜文(2022)從社會學的角度提出「直男是形成的,不是天生的」,說明直男如同女性,是透過社會中不斷地操演和日常實作,逐漸建構與型塑而成。換言之,直男與直男行為都是社會建構下的產物。而若從女性主義治療理論中「個人即政治」的概念觀之,直男行為所指涉的並非單一個別男性的行為,而是透過父權體制的性別腳本型塑,所產生的一種,相較於女性群體,更常出現在異性戀男性群體上的集體行為。故,當我們評論直男行為時,重點要放在型塑出此行為的體制,而不是單一個別男性的行為。而若直男與直男行為皆為社會文化的產物,那麼「直男行為是如何形成與被豢養的呢?」

How直男行為如何形成與被強化男性資格感(entitlement of men)的運作

       在回答上一個段落所提出的問題之前,先來看看社會大眾對直男行為研究社這個粉絲專頁的反應。有人主張此社群的存在會激起性別對立,有人表示也要開設「直女研究社」,砲轟「台女」在親密關係中各種荒謬的行逕(許佳琦,2022),有人則呼籲社會應該要給予這些男性一些學習的機會,讓其變成「質男」而非「直男」,而不是給予嘲弄或否定(貓心,2022)。該粉絲頁版主也分享有女性讀者表示從此專頁中得到了普同感,並發現原來不是自己有問題,而能開始停止自我譴責;也有男性回饋在看到原來某些言行或舉動會讓女性不舒服後,也就立即停止這些行為(許佳琦,2022)。

       在閱讀這些評論和反應的同時,筆者想起在康乃爾大學教授Kate Manne的「How Male Privilege Hurts Woman」(台灣翻譯成「厭女的資格:父權體制如何形塑出理所當然的不正義?」)一書中所提到的「男性資格感」一詞。男性資格感指的是社會在父權體制、性主義(sexism)和厭女(misogyny)等機制的運作下,賦予男性一種「對女性理所當然取用的資格與權利」,如若女性沒有做到這些,他便認為女性對他有所虧欠,可能激起一種類似「她以為她是誰?」的怨懟感受,這也是厭女情結產生的重要原因(劉亞蘭,2022)。

       從男性資格感的概念出發,上述評論在看待直男行為研究社這個社群所催化出的現象時,筆者認為多數仍是站在一個以男性資格感為基礎的「男性視角(male gaze)」來觀看和回應:亦即當異性戀男性的資格感受到挑戰或威脅時,整體社會就會動員其所可用的各種機制去撲滅或弭平這個現象,以企圖保護這個以男性為尊的體制不要被撼動。這些機制包含:攻擊不合模(拒絕男性)的女性(所以也來開設一個直女研究社砲轟女性)、問題解決(不要去嘲弄這些男性,應該要教育他們)。所以,「直男行為是如何被形成與被強化的呢?」其中一個答案會是「透過男性資格感在各個面向上的運作,讓直男行為得以持續存在」。但Foucault曾表示「有權力的地方就有抵抗」,網路社群如直男行為研究社的存在,即透過媒介翻轉了男性資格感的常駐力量。

Change諮商人可以做什麼-先從檢視自身所蘊含的「男性視角」開始

       但筆者這麼說,並非意指嘲弄男性是對的,或情感教育不重要,而是想透過直男行為所激發出的各種反應去呈現一個已被社會長久忽略的事實-即整個社會的建立和運作,一直以來都是以異性戀男性作為預設值。所以當這個擁有特權者-異性戀男性對於被凝視而感到不舒服時,作為體制中的一員,包括身為諮商心理師的我們,若無意識,也會自動化地試圖讓這個系統恢復平衡,即先去安撫受傷男性的情緒或去指責女性不夠體貼。故,諮商人可以做的是先檢視自身內建的「男性視角」,是如何影響我們觀看直男行為的方式。例如:諮商人能否意識到讓異性戀男性不舒服的對象不是女性,而是父權體制。是體制,而非女性,讓異性戀男性擁有「自己的感受與需求才是中心,若自己的需求未被滿足,則是女性對他有所虧欠」的錯誤理解。直男行為及其所帶來的討論,或許擾動社會,或許帶來對立,或許更帶來了許多不舒服的情緒。但,這個「不舒服」是「誰」的不舒服呢?你會選擇先處理這個對象的不舒服,背後所蘊含的價值立場是什麼?如果你還不清楚何謂男性視角,以及自己的觀看視角是什麼,或許這個問題可以提供你答案。

 

參考文獻

許佳琦(2022)。性別戰爭:「直男行為研究社」爆紅的背後,網路會讓性別對立越演越烈嗎?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75984/page2

蔡宜文(2022)。直男不是生成,而是形成的:「直男行為研究社」帶來的挑戰【觀點】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91577

貓心(2022)。「直男行為研究社」:與其嘲笑,不如給「直男」多一些變成「質男」的管道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71392

劉亞蘭(2021)。導讀:當代厭女的幽微性。載於巫靜文(譯)(2021)。厭女的資格:父權體制如何形塑出理所當然的不正義?

推薦閱讀與聆聽

直男的模樣http://queerology.net/2022/06/smalltalq-051/

巫靜文(譯)(2021)。厭女的資格:父權體制如何形塑出理所當然的不正義?台北:麥田出版。

Image

location_on   104411 台北市中山區民生東路一段58號8樓之1

 

mail_outline   tcpu.mail@gmail.com

local_phonelocal_printshop

電話:02-2511-8173
傳真:02-2511-8139

週一至週五 9:30 - 17:30
午休時間 13:00 - 14:00

local_phonelocal_printshop

電話:02-2511-8173
傳真:02-2511-8139
地址:104411台北市中山區民生東路一段58號8樓之1
信箱:tcpu.mail@gmail.com

週一至週五 9:30 - 17:30
午休時間 13:00 - 14:00

Image